主题
- #金屬材料
- #第36回功能士
- #金屬材料功能士
- #功能士第36回
- #金屬材料功能士實技
撰写: 2024-04-23
撰写: 2024-04-23 13:24
1. 請說明 HRC 6066、STB2 的變形防止熱處理循環
※ HRC 6066、STB2(高碳鉻鋼)
◑ 浸漬處理後進行 Q(淬火_浸漬) - T(回火_韌化)
◑ 在淬火溫度下,於 700 攝氏度附近保持約 3 小時,然後進行風冷
◑ 在 790 至 820 攝氏度下保持 30 分鐘,25 分鐘緩冷後,在 Ms(170 至 130 攝氏度)下進行風冷
◑ 在 150 至 180 攝氏度下保持 40 分鐘,25 分鐘後進行水冷
2. 為了獲得上部貝氏體組織,選擇氯化物鹽浴劑作為對變形敏感的高速引擎軸。請寫出低溫鹽浴劑的 3 種成分(熔點:2360 攝氏度,使用溫度:400 攝氏度)。
◑ 低溫鹽浴劑:硝酸鈉、硝酸鉀、亞硝酸鈉、亞硝酸鉀
3. 列出求取 S 曲線的方法。(列出 3 種求取 CCT 曲線的方法)
◐ 組織學方法
◐ 熱分析法
◐ 熱膨脹法
◐ 磁性分析法
4. 請利用相律在共晶點求取自由度
◐ F=C+1-P
◐ C = 2,P = 3,F = 0
5. 使用 120 度鑽石錐,以 150 公斤的負荷進行洛氏硬度試驗,當壓痕深度為 0.045 毫米時,HRC 為多少?
◐ 計算公式
HRC = 100 - 500h(h 為壓痕深度,單位為毫米)
100 - 500 x 0.045 = 77.5
◐ 答案
77.5
6. 定義疲勞極限,並說明在鋁等難以確定疲勞極限的金属中,如何確定疲勞極限。
※ 疲勞極限定義
◑ 材料在承受重複載荷時,不會永久性破壞的最大載荷值。
※ 鋁(Al)等難以確定疲勞極限的情況
◑ 將 10 的 7 次方重複次數下的應力振幅定義為疲勞極限(確定產品或零件的有效壽命)。
7. 使用 C 0.25% 的滲碳鋼,在包含擴散時間的 7 小時內進行滲碳處理後,目標碳濃度為 0.8%,表面碳濃度為 1.15%,請問滲碳時間為多少?
◑ 哈里斯方程式
Tc = 滲碳所需時間,Tt = 滲碳時間 + 擴散時間
C = 目標表面碳濃度(%),Co = 滲碳時的碳濃度(%),Ci = 材料本身的碳濃度(%)
◑ 計算公式
Tc = Tt ((C - Ci) / (Co - Ci))2
Tc = 7 * ((0.8-0.25)/(1.15-0.25))2
◑ 答案
Tc = 2.6 小時
8. 在 Fe-C 相圖中,碳含量為 4.3% 的(①)點,共晶點的自由度為(②),磁性轉變溫度為(③)度,γ-鐵、α-鐵的立方晶格為(④)。
◑ ①:共晶點
◑ ②:0
◑ ③:A2(768 攝氏度)
◑ ④:體心立方(BCC)
9. 請說明質量效應是什麼。
◑ 即使是相同的鋼種,產品的尺寸、厚度和質量形狀也會影響硬化的深度。
10. 請說明硬化能力。
◑ 即使是相同尺寸的產品,由於鋼種的不同,淬火時硬化的深度也會不同。這種支配硬化深度的鋼材本身的性能稱為硬化能力。
11. 在磁粉探傷檢測中,請區分不同磁化方法的線性磁化和圓形磁化。
※ 線性磁化法
◑ 極間法(M)
◑ 線圈法(C)
※ 圓形磁化法
◑ 磁力線穿過法(I)
◑ 軸向通電法(EA)
◑ 探棒法(P)
12. 請將熱電偶與其相關內容連結起來(說明熱電偶_替代)。
※ 熱電偶的具備條件(熱和內耐熱)
◑ 熱電動勢要大
◑ 能夠耐高溫
◑ 耐熱性要好
◑ 耐腐蝕性要好
◑ 熱傳導率要低
13. 請寫出對軸承鋼、精密機械鋼和規範鋼進行深冷處理的 3 個目的。
◑ 防止尺寸變形
◑ 防止時效變形
◑ 使鋼材更堅韌
◑ 增強滲碳層
◑ 改善不鏽鋼的機械性能
◑ 使殘留奧氏體馬氏體化
14. 請說明層狀組織檢測方法。
※ 層狀組織
壓延鋼材中存在的內部缺陷、非金屬夾雜物等,沿著壓延方向平行延伸形成的層狀組織。
15. 請說明一般熱處理用治具材料的 5 個條件和注意事項。
◑ 耐熱性要好
◑ 高溫變形要小
◑ 易於製作
◑ 材料要耐腐蝕
◑ 能夠保持足夠的硬度以抵抗變形
16. 請寫出渦流探傷檢測的 4 個優點和 3 個缺點。
※ 優點(高比檢表)
◑ 即使在高溫下也能進行探傷
◑ 非接觸式,探傷速度快
◑ 可以儲存檢測記錄
◑ 表面缺陷的檢測能力強
※ 缺點(內復檢)
◑ 不適合測量內部缺陷
◑ 複雜形狀難以探傷
◑ 根據檢測結果難以直接判斷缺陷的種類和形狀等
17. 請說明熱處理中的質量效應。
◑ 質量效應
即使是相同的鋼種,硬化的深度也會因尺寸、厚度等因素而異。
根據材料的尺寸和形狀判斷熱處理效果。
评论0